形态描述
贝壳较小,壳质极薄脆,多数个体半透明。壳形有变化,一般较细长,略呈长斜卵圆形。由于常生活在珊瑚缝隙中,壳形有时扭曲。两壳关闭时,前缘和后缘开孔较大,两壳相等,壳两侧不等。壳背缘短,较直,前缘稍直或略凹,腹缘呈圆形;后缘前端稍圆,后半部较直,有明显的背角,一般自壳顶至背角的距离较短,由背角至腹缘的距离较长,多数前后缘略平行。壳顶尖小,位于背缘中部,两壳顶不接近,中间形成三角形凹面,壳顶前方和后方有壳耳;两耳相等,较明显。壳表呈白色或乳白色,具有40多条细放射肋;助在壳顶区细而较低,向后逐渐明显而加宽,至末端形成锯齿状,一般肋间距离较宽。生长纹明显,不规则。贝壳内面呈白色,有光泽,有与壳表相应的肋和沟,肌痕稍明显。铰合部较窄,无齿、韧带槽位于中部,略近长三角形;韧带红褐色,位于韧带槽中。软体部 较小,外套壁薄;外套缘较厚,中层具有发达的触手;触手细长,呈鲜艳的橘红色。足细长,蠕虫状,具足丝沟。足丝较发达。
测量
壳长(mm) 壳高(mm) 壳宽(mm)
1 17.0 29.0 8.5
2 15.0 25.0 8.0
3 14.0 24.0 7.0
测量
壳长(mm) 壳高(mm) 壳宽(mm)
1 17.0 29.0 8.5
2 15.0 25.0 8.0
3 14.0 24.0 7.0
大小
测量
壳长(mm) 壳高(mm) 壳宽(mm)
1 17.0 29.0 8.5
2 15.0 25.0 8.0
3 14.0 24.0 7.0
壳长(mm) 壳高(mm) 壳宽(mm)
1 17.0 29.0 8.5
2 15.0 25.0 8.0
3 14.0 24.0 7.0
生物学
暖水性种,栖息在低潮线至潮线下20m左右的浅海底,以足丝营附着生活,它也能以足丝筑巢。在我国分布面较广,但数量不多。
生境信息
暖水性种,栖息在低潮线至潮线下20m左右的浅海底,以足丝营附着生活,它也能以足丝筑巢。在我国分布面较广,但数量不多。
海拔范围
暖水性种,栖息在低潮线至潮线下20m左右的浅海底,以足丝营附着生活,它也能以足丝筑巢。
国外分布
日本本州至九州,苏伊士,亚丁,印度洋,菲律宾,印度尼西亚,新几内亚,新
喀里多尼亚,塔希提,土阿莫土。
喀里多尼亚,塔希提,土阿莫土。
国内分布
台湾沿海(澳底、高雄),广东宝安南澳、澳头,海南新村、三亚、大
洲岛、榆林,西沙群岛的永兴岛、树岛、金银岛、北礁、广金岛、琛航岛(分布图
26)
洲岛、榆林,西沙群岛的永兴岛、树岛、金银岛、北礁、广金岛、琛航岛(分布图
26)